[ 繁体中文]  
 您现在的位置:化纤信息网 >> CCF视点·行业要闻 >> 正文

华峰重庆氨纶实现高强力耐高温聚氨酯弹性纤维的产业化生产

2025年07月22日10:41 【作者:中国复合材料学会】     
 【严正声明】凡注明作者为 “CCF”的作品(含文字、图片、图表、数据等), 未经CCF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571-83786618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并添加源链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位于重庆市涪陵区的华峰重庆氨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峰氨纶”)建成一条120头多孔高密度纺丝生产线。这条国际领先的生产线实现了高强力耐高温聚氨酯弹性纤维的产业化生产,单套设备年产量达万吨级,预计新增销售收入超2亿元。

     “企业给出工程化经验,高校提供理论基础,研究院开展中试验证。”重庆大学教授王丹介绍,团队瞄准企业常规聚氨酯纤维产品存在的断头率高、耐高温性能差等问题,通过高分子化学改性、纳米物理改性调控等手段,设计了结构性能可控的新型聚氨酯纤维复合材料,提升了聚氨酯弹性纤维的强力、耐高温性能以及耐疲劳性。同时,团队整合了高速生产技术、高牵伸多头卷绕技术、大甬道吹风技术等,开发出国际领先的高速多孔多头干法纺丝技术。

     “团队通过联合创新模式,大幅提高了研发效率。”华峰氨纶董事长杨从登介绍,这一联合攻关项目成果丰硕,为企业新增销售收入2.04亿元。

项目团队开发软段调控技术,促进软段规则排列及结晶,提高软硬段不相容性与PU微相分离程度;运用硬段调控技术提高硬段氢键指数,增大微相分离程度,成功合成高强力耐高温PU。还采用接枝修饰改性技术制备纳米材料/PU复合材料,增强其机械性能与热稳定性。通过高分子化学改性、纳米物理改性调控,设计出结构性能可控的新型聚氨酯纤维复合材料,提高聚氨酯弹性纤维的强力、耐高温和抗疲劳性。此外,整合高速生产、高牵伸多头卷绕、大甬道吹风等技术,开发出国际领先的120ends 1000m/min的高速多孔多头干法纺丝技术。在技术创新和应用的推动下,该项目已申请了4项发明专利。

项目团队制定了下一阶段的核心工作要点,在技术指标方面,将细化拉伸强度、回弹性等关键性能指标,并设定具体数值目标;同时,将委托具有国家CMA资质的第三方机构进行检测认证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用户提供更加可靠、安全的产品选择。在经费管理方面,将实施经费多元化策略,合理分配预算,并严格遵守重庆市科研项目最新的经费管理办法,确保专款专用为项目的持续创新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


推进会期间,嘉宾和项目团队成员深入华峰氨纶生产线,近距离对本项目在聚氨酯纤维生产工艺线的落实情况进行了探讨,对项目的产业化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未来,项目团队将继续深化技术研发,推动产业升级,为国内外市场提供更多高质量、高性能的聚氨酯纤维产品。



标签:氨纶
[0]
[0]
相关资讯
历史资讯
 >> 关闭窗口<<